English

怎样提高作文能力

1999-10-13 来源:光明日报 薛永武 我有话说

近几年来,中学生怕作文及作文的“克隆”现象已令语文界颇感忧虑。其原因在于,应试教育导致了学生视野狭窄,思想贫乏、浮浅,缺乏创作热情与动力,这不仅影响了写作能力,而且也直接束缚了创新意识、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。因此,如何提高中学生的写作水平,既是个理论问题,又是个实践问题。笔者认为,不妨尝试“读、析、仿、创”的四字教学模式。

读:是指语文教师引导学生阅读优秀范文,主要指教师导读和学生自读,也包括一般的课外阅读。教师导读是指教师以普通话朗读课文,学生随之默读。教师朗读时力求字正腔圆,声情并茂,读出感情,读出兴趣,读出内涵,更读出韵味,把作品的艺术美和思想美展示得淋漓尽致,从而引导学生既感受到艺术美,又产生身临其境之感,甚至入乎其内,进入作品所描绘的艺术境界之中,与作品中的人物、情境融汇贯通起来。通过教师导读,激发了学生对作品的兴趣爱好,而兴趣爱好又可以诱发学生的学习潜能。学生自读是在教师导读和掌握朗读技巧的基础上的课堂朗读,要求学生通过朗读全文,特别是作品的重点章节段落及重点字词句,学会感受和体验作品中的形象及意境,在加深对内容理解的同时,培养了学习语文的兴趣。要提高写作能力,还应该加强课外阅读。应该培养学生具有宽广的视野与胸怀,有容纳百川的气度,广采博取的吸收古今的优秀作品的精华,以提高学生鉴赏和批评作品的能力,增强艺术感受力。但这方面非常令人遗憾,据调查,高三的学生中多数没有读过中国古典四大名著,更不要说外国文学名著和其他学术著作。事实上,贫乏的课外阅读,只能导致学生的艺术感受力低下,也制约了写作水平的提高。

析:是指教师与学生共同分析作品。在分析课文方面,应试教育大多是以教参为指挥棒,教师也多以教参为唯一标准,在讲授或引导学生思考时,最终都把作品与教参对号入座。这样拘泥于教参,就必然从根本上否定了赏析作品是读者一种积极的再创造活动,也束缚和压抑了教师与学生的主观创造性。因此,教师应引导学生学会辐射思维,从四面八方多个角度分析作品,力求辩证的、全方位的把握作品,允许学生有独立见解,勇于打破教参的绝对权威。学生也应该明白作品好在何处,走出作品的境界,“出乎其外,故能观之。”同时,我们还应看到,教材中的范文也并非完美无缺,对此,教师应引导学生在肯定范文优点的同时,找出其某些不足,这样做并非是对范文求全责备,而是找出白玉微瑕中的“瑕”,以提高鉴赏能力;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改写范文,因为一个题材或一个题目固然可以写成语文中的某一篇范文,但也可以写成另一个样子的优秀作品。

仿:就是引导学生模仿优秀范文进行写作。模仿是初学写作者的必由之路,但不能机械、被动的、照搬范文式的模仿。教师可引导学生理清范文的写作思路,比如原作者为什么要写这篇文章,怎样写的,好在哪里,有什么弱点等,认清作者写人、状物、议论、抒情的总体思路及具体表现。在教师指导下和吃透范文的基础上,自觉、主动的模仿范文,做到不照搬原结构,不照抄原来的段落和句子。这种仿写很接近于改写,也是培养学生初步写作能力的重要一步。

创:是指学生独创的写作过程,这是语文教学的关键。从学生怕作文及“克隆”范文来看,其主要原因一是学生没有创作灵感;二是缺乏写作的能力。前者需要生活源泉的催发;后者需要勤学苦练。实践证明,要获得创作的灵感,首先需要扎根于生活的沃土,多实践,多观察,多思考,多感受,多体验,以便让大脑能够诸存丰富多彩的记忆表象,简言之,在纷繁复杂的社会生活中,学生要学会感受和认识真善美和假恶丑;在千变万化的自然世界中,学生要从蓝天白云、青山绿水、千岩万壑、奇花异草、日月星辰、茫茫的雪原、广袤的沙漠、滔滔的江河、辽阔的草原、咆哮的大海等自然事物中获得人生的启迪和美的熏陶。其次,在大量记忆表象激发下,调动联想和想象,尤其是创造性的想象,围绕着写作的需要,反复进行构思,直至形成栩栩如生、呼之欲出的文学意象,或者在议论中主题鲜明、正确、深刻、丰富,论证畅达,严谨有序等。这样,学生从腹稿到草稿,还要经过个人多次修改、润色,最后再由教师批阅,肯定优点,指出不足,提出建设性意见。写作是一项艰苦、复杂的独创性的精神劳动,需要生活的触发和灵感的萌动,惟其如此,教师最好不让学生当堂作文,也不要作文次数太多,而以两周一篇为宜。

总之,在中学生写作过程中,读、析、仿是基础,生活是源泉,灵感是动力,创造是目的。一般说来,教师应引导学生加强阅读,提高鉴赏和批评水平,一方面勤奋练笔;一方面在生活的触发下捕捉创作灵感,为此需要学生走出书斋,突破自我,在学好基本知识的基础上,去丰富和拓展亮丽的人生。

手机光明网

光明网版权所有

光明日报社概况 | 关于光明网 | 报网动态 | 联系我们 | 法律声明 | 光明网邮箱 | 网站地图

光明网版权所有